实验方法

荧光共振能量转移

2015-07-24 09:45

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, FRET)技术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无损伤的研究蛋白质-蛋白质间相互作用》

1.FRET基本原理

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是指两个荧光发色基团在足够靠近时,当供体分子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后被激发到更高的电子能态,在该电子回到基态前,通过偶极子相互作用,实现了能量向邻近的受体分子转移(即发生能量共振转移)。

下面以GFP的两个突变体CFP(cyan fluorescent protein)、 YFP(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)为例简要说明其原理:CFP的发射光谱与YFP的吸收光谱有相当的重叠,当它们足够接近时,用CFP的吸收波长激发,CFP的发色基团将会把能量高效率地共振转移至YFP的发色基团上,所以CFP的发射荧光将减弱或消失,主要发射将是YFP的荧光。

两个发色基团之间的能量转换效率与它们之间的空间距离的6次方成反比,对空间位置的改变非常灵敏[1-2 ]。例如要研究两种蛋白质a和b间的相互作用,可以根据FRET原理构建一融合蛋白,这种融合蛋白由三部分组成:CFP(cyan fluorescent protein)、蛋白质b、 YFP(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)。

用CFP吸收波长433nm作为激发波长,实验灵巧设计,使当蛋白质a与b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时,CFP与YFP相距很远不能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,因而检测到的是CFP的发射波长为476nm的荧光;

但当蛋白质a与b发生相互作用时,由于蛋白质b受蛋白质a作用而发生构象变化,使CFP与YFP充分靠近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,此时检测到的就是YFP的发射波长为527nm的荧光。将编码这种融合蛋白的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其在细胞内表达,这样就可以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研究蛋白质-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。

2 FRET应用

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,对各种生命现象发生的机制,特别是对细胞内蛋白质-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。而要想在这些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,技术进步又是必不可少的。

一些传统的研究方法不断发展,为蛋白质-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,但同时这些研究手段也存在不少缺陷:如酵母双杂交、磷酸化抗体、免疫荧光、放射性标记等方法应用的前提都是要破碎细胞或对细胞造成损伤,无法做到在活细胞生理条件下实时的对细胞内蛋白质-蛋白质间相互作用进行动态研究。

FRET技术的应用结合基因工程等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,下面是FRET技术在相关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具体应用。

根据FRET原理构建融合蛋白:CFP(cyan fluorescent protein)、蛋白质b、YFP(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)。

用CFP吸收波长433nm激发:左图中,CFP、YFP相距很远,检测到的只能是CFP的发射波长为476nm的荧光;右图中,分子内发生构象变化,使CFP、YFP充分靠近而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, FRET),此时检测到的就是YFP的发射波长为527nm的荧光。检测到的荧光变化反映了分子内构象的变化,从而反映了蛋白质-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。

2. 1 检测酶活性变化

2. 1. 1 活细胞内检测蛋白激酶活性

蛋白质磷酸化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重要标志,研究其中的酶活性是研究信号通路的一个重要方面。以前酶活性测定主要是利用放射性以及免疫化学发光等方法,但前提都是要破碎细胞,用细胞提取物测定酶活性,还无法做到活细胞内定时、定量、定位的观测酶活性变化。

而利用FRET方法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:如zhang等人[3]利用FRET原理设计了一种新的探针(一种融合蛋白):新探针包含一个对已知蛋白激酶特异性的底物结构域,一个与磷酸化底物结构域相结合的磷酸化识别结构域。

这个探针蛋白的两端是GFP的衍生物CFP与YFP,利用FRET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)原理工作。当底物结构域被磷酸化后,分子内部就会发生磷酸化识别结构域与其结合而引起的内部折叠,两个荧光蛋白相互靠近就会发生能量迁移。如果磷酸酶进行作用将其去磷酸化,分子就会发生可逆性的变化。

该研究小组[3-4]用几组嵌合体来研究四种已知蛋白激酶的活性:PKA(protein kinase A)、Src、Abl 、 EGFR(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)。他们将构建的报导探针转入细胞,根据FRET来检测激酶活性变化。对细胞进行生长因子处理后,几种酪氨酸激酶都在几分钟内被激活,检测到25%-35%的活性变化。

用forskolin激活PKA能增强FRET 25%-50%的变化,激酶在整个细胞质范围内被激活。

如果将报导探针加上核定位信号使之定位于核中,则FRET变化被极大的延迟了,这也说明了PKA作用的区域性。由此可见,利用FRET方法可以很好的观察活细胞内酶活性变化,并且能做到定时、定量、定位,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手段。

2. 1. 2 关于细胞凋亡的研究

细胞凋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:起始期—细胞通过不同途径接受多种与凋亡有关的信号;整合期—多种信号在此整合,细胞做出生存或死亡的决定;执行期—一旦做出死亡的决定,即将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程序。

天冬氨酸特异的半胱氨酸蛋白酶(cysteinyl aspartate-specific protease,Caspase)在细胞凋亡的执行期发挥关键作用,近年来对其研究成为细胞凋亡领域的一个热点。

而FRET技术的出现对此的研究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:Reiko Onuki等人[5]利用FRET技术研究了Caspase8与Bid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,Caspase8活化后作用Bid蛋白,使其裂解成两个片段,然后羧基片段转移到线粒体使其释放细胞色素C诱发细胞凋亡。

研究者将Bid蛋白两端分别与CFP与YFP融合,精心设计使其在没有被裂解前刚好可以发生FRET,当Bid蛋白被裂解后FRET效应自然消失。

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检测Caspase8酶活性方法,而且当Bid蛋白与CFP与YFP融合之后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,当融合物在细胞内被裂解后,连接CFP的片段转移到线粒体,通过CFP荧光可以很清楚的观测到其在细胞内的定位。

另外Markus Rehm[6]与 Kiwamu Takemoto[7]等人利用FRET技术设计了可以反映Caspase3酶活性变化的融合报告蛋白,通过此报告蛋白证实了在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酶活性变化是一个非常迅速的过程。

2. 2 关于膜蛋白的研究

2. 2. 1 受体激活效应在细胞膜上的横向扩散

膜蛋白的研究一直都是信号通路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。当细胞膜局部受外界刺激后,相应受体被激活然后向细胞内传导信号,可是在这之前是否会有细胞膜上的横向效应呢?近来Peter等人[8]在Science上报道:细胞膜局部受刺激后,膜受体活化效应可迅速扩展到整个细胞膜。

他们将膜受体EGFR(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)与GFP融合,抗活化后的EGFR抗体用Cy3染料标记,刺激因子EGF(epidermal growth factor)用Cy5染料标记,这样可以很明显的看到EGF在细胞膜上的局部分布。

当EGF作用细胞后,EGFR活化并与其抗体结合,于是GFP与Cy3染料充分接近发生FRET,利用此方法可以很明显的观测到细胞膜局部受刺激后,受体活化效应迅速扩散到整个细胞膜。

2. 2. 2 膜蛋白的定位修饰

我们知道膜蛋白是定位在细胞膜上不同的亚区域中,例如脂质筏(lipid rafts)和小窝(caveolae),小窝包含着丰富胆固醇、鞘磷脂和信号蛋白。那么这些蛋白怎样到达它们的目的地呢?Zacharias等[9]在Science上报道,酰基化足以使这些蛋白定位在脂质筏。

他们的研究是通过FRET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)技术,用GFP的突变体CFP(cyan fluorescent protein)和YFP(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)来进行。

因为这些蛋白并没有细胞内定位序列,所以研究者将各种酰基化修饰的敏感序列加在这些蛋白上,研究它们在细胞膜上的分布。因为分布的微结构域非常小,所以当CFP和YFP共分布在同一个微结构域时,就可以用FRET来观测到。

研究者最初是用激酶Lyn的酰基化序列加在这些荧光蛋白上,使myristoyl和palmitoyl侧链链接在CFP和YFP的氨基端。

结果发现产生的FRET信号非常强,用能去除胆固醇而使小窝和脂质筏消失的MCD(5-methyl-β-cyclodextrin)处理也不能使荧光消失,所以这说明荧光蛋白已经非常牢固的结合在了一起。然后研究者用荷电的基团代替荧光蛋白上疏水的基团时,发现聚体形成被抑制了。

2. 2. 3 细胞膜受体之间相互作用

外界刺激因素向细胞内的信号传递一般认为通过其在胞膜上的受体,当配体与受体结合后,引起受体构象变化或化学修饰,介导信号传递。但是最近关于Fas及其同源物TNFR(均为胞膜上的三聚体受体)的研究[10-11]发现:它们都可以在无配体存在的情况下自发组装,并介导信号传递,引发细胞凋亡。

其中在鉴定Fas发生三聚体化的实验中使用了FRET技术:将Fas分别与CFP与YFP融合,利用此项技术可以很方便的观测到Fas单体是否发生聚合。

Yogesh Patel等人[12-13]研究两种递质多巴胺与抑生长素。发现SSTR5(the type 5 somatostatin receptor)与D2R(type 2 dopamine receptor)共同分布在大鼠脑中的一些神经元中,他们将两者共表达,发现加入多巴胺能的激活剂能增强SSTR5与somatostatin的亲和性,加入多巴胺拮抗剂能抑制SSTR5的信号传递,表达D2R能恢复SSTR5突变体与腺苷环化酶的偶联。

这不由是人们想到:两种受体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?终于,应用FRET技术(SSTR5用红色染料标记,D2R用绿色染料标记)发现了两者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。而且当两受体的配体都存在时才出现FRET,说明两受体被激活时才发生相互作用。

2. 3 细胞内分子之间相互作用

Rho家族的小G蛋白通过调节肌动蛋白的多聚化调控着重要的生理功能,象其他信号分子一样,这些GTPase的效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非常集中,那么如何检测它们活性的时空动力学呢?

Klaus Hahn等[14]在Science上报道了一种新的技术FLAIR(fluorescence activation indicator for Rho proteins)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:他们将PAK1的能结合并激活Rac-GTP的domain PDB与荧光染料Alexa标记,微注射入表达GFP与Rac融合蛋白的细胞中。

这样,当Rac与PDB相互作用时,GFP和Alexa就会足够接近以致发生FRET(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)。这种方法能够实时的检测到在一个活的细胞中Rac的定位改变与Rac激活之间的关系。

Matsuda 等人[15]在Nature上报道关于细胞内Ras和Rap1激活,也是用了FRET(fluorescent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)技术:他们将Ras和Raf的Ras结合结构域(Raf RBD)与GFP的突变种YFP和CFP进行融合构建。

他们将Ras和YFP融合,RafRBD与CFP融合,当两分子靠的足够近时,它们之间就会激发FRET,设计的蛋白Raichu-Ras, Raichu代表和Ras结合的嵌合单元。

当把Raichu-Ras与特异性的GEFs(guanine-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s)和GAPs(GTPase-activating proteins)共表达,清楚的显示FRET的增加和减少与Ras突变体的激活和抑制有关。此外他们还用同样原理观测了Rap1激活。

3 展 望

总之FRET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,也是非常有价值和发展前途的一种研究手段。今后目标主要是以活体细胞和动物为载体,在其生理条件下实时动态地阐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规律,提高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识。

另外结合转基因等技术,将其应用到细胞分子水平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中去,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。随着FRET技术应用及研究的不断深入,必将对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。

扫码关注「实验菌」,入科研社群,领学习资源

更有优质直播、研选好物、福利活动等你来!

查看全部

来源:丁香园论坛

扫码关注「实验菌」,入科研社群,领学习资源

更有优质直播、研选好物、福利活动等你来!

知道了